一次性医用防护服GB检测项目:
1、外观
2、结构
3、号型规格
4、液体阻隔(抗渗水性)
5、液体阻隔(透湿量)
6、液体阻隔(抗合成血液穿透)
7、液体阻隔(表面抗湿性)
8、断裂强力
9、断裂伸长率
10、过滤效率
11、阻燃性能
12、抗静电性
13、静电衰减性
14、皮肤刺激性
15、微生物指标
16、环氧乙烷残留量
100多年前,为了防止微生物入侵无菌手术室,保护病人不受医护人员所带细菌的感染,医院开始使用专门的手术防护服[1]。
1952年,William C.Beck指出手术衣的材料应该能阻挡液体的进入,过去的手术服在干燥时具有防细菌渗透的能力,但湿态下无法抵抗细菌的入侵[2]。
二战中,美军开发了一种经氟化碳和苯化合物处理的高密机织物,增强其防水性能,战后民用医院开始采用这些织物作为医用防护服的面料[3]。
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人类认识HIV(艾滋病毒)、HBV(肝炎B病毒)、HCV(肝炎C病毒)等血载病原体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可能受到感染的风险,于是各国开始着力开发医用防护服,使得防护服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2003年SARS(非典型肺炎)爆发过程中,不断出现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例子,使人们意识到了自身防护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