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有些智能音箱比其他同类产品更好,但它们都容易发生意外激活事件,平均每天激活1.5次到19次不等。苹果和微软的设备比其他设备激活的频率更高。
新闻资讯讯 2月2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东北大学公布的最新研究显示,亚马逊智能语音助手Alexa及其支持的设备对用户的监听程度实际上比想象更严重。植入Alexa的智能音箱每天意外激活的次数高达19次,每次录制的音频长达43秒。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声控智能助手并不完美。如果它们认为你提及了它们的触发词,它们会意外醒来并开始录音。如果你是个注重隐私的智能音箱用户,这可能让人感觉非常沮丧,特别是因为制造这些设备的公司雇佣承包商和员工来监听各种语音片段。
但东北大学的Mon(IoT)r研究小组希望首次量化这些无意唤醒智能助手事件发生的频率,以及设备在激活时会听到什么。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大卫·乔夫尼斯(David Choffnes)表示:“显然,流传的证据表明,事实的确如此!”
研究人员测试了五种类型的智能音箱,包括第一代Google Home Mini、第一代苹果HomePod、微软Harman Kardon Invoke以及第二代和第三代亚马逊Echo Dots。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强迫智能音箱进行“窃听狂欢”,收听数轮长达125小时的电视节目,包括《吉尔莫女孩》(Gilmore Girls)、《白宫风云》( The West Wing)、《生活大爆炸》(Big Bang Theory)以及《毒枭》(Narcos )等,同时他们监测这些设备是否、何时以及如何被意外触发。
好消息是,他们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这些设备始终在记录用户的对话,大约一半意外激活的情况持续时间不到6秒钟。
坏消息是,同样有大约半数意外触发的录音持续了6秒或更长时间,有些录音在没有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录制了长达43秒钟,或者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持续录制。乔夫尼斯指出,这些长时间的激活事件相当罕见,但它们确实存在。
尽管如此,测试环境并没有完全复制这些智能音箱的使用环境。此外,音频来自电视节目的对话,这并不能总是代表人类的说话方式。音频也来自扬声器,而不是人的嘴巴,所以语音助手的行为不一定代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
但正如你可以猜到的那样,这些设备通常是在说出类似触发词的单词时被激活的:用“我可以工作”可以代替“OK Google”,用“国会女议员”可代替“Alexa”,用“他显然”能激活“Siri”,用“Colorado”可代替“Cortana”。
虽然有些智能音箱比其他同类产品更好,但它们都容易发生意外激活事件,平均每天激活1.5次到19次不等。苹果和微软的设备比其他设备激活的频率更高。
虽然这项研究的发现是最近公布的,但这些智能音箱可能被意外激活并记录随机对话的消息早已有之。对于那些家里有智能音箱的用户,这种情况肯定亲身遇到过。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无论是否有意激活,录音记录都被保存在服务器上,甚至可能被人为查看。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但这是有原因的:数据提供商获得的意外激活等事情越多,他们就越能更好地改进语音识别软件,以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苹果、谷歌、亚马逊和微软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人类听众不会被告知他们在听谁的声音,但他们可能会听到足够的细节来将声音与特定的人联系起来。
美国东北大学的这份报告只是一项仍在进行中的、更大规模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还将调查这些语音激活助手收集的所有数据会被如何使用。乔夫尼斯希望消费者能了解更多,以更好地自己决定声控设备带来的隐私风险是否值得奖励。
这是在假设消费者甚至有这样的选择的前提下进行的。正如乔夫尼斯指出的那样,智能设备的崛起已经越来越不可能阻挡,他认为消费者一开始就不应该承担这样做的负担。
乔夫尼斯说:“他们不应该是做出这些决定的人。归根结底,我们实际上应该制定法规,强制执行保护个人数据方面的良好行为。”
绝大多数人都想知道,这些智能设备都听到了什么。碰巧的情况下,你也许可以自己听到录音,然后删除它们,阻止其他人收听。
以下是如何控制用户最喜欢语音助手的方法:
亚马逊Alexa/Echo
亚马逊让用户可以收听自己的录音。你甚至可能获得别人的录音,这发生在一个德国用户身上。亚马逊让用户了解如何删除这些录音,并选择不让其他人查看自己的录音。
Google Home
谷歌也可以让用户收听自己的录音,如果愿意的话,用户可以删除它们。除非获得用户的批准,否则谷歌承包商不会审核用户的音频记录。谷歌还表示,该公司可能会使用用户在激活时说的话来向其投放广告。
苹果Siri
用户可以通过设备设置选择不存储和查看自己与苹果Siri的交互记录,也可以删除这些录制内容。不过,苹果似乎没有给用户提供查看他们录音的选项。
微软Cortana
用户可以通过微软设备的隐私仪表盘查看音频记录,还提供关于如何从服务中删除语音数据的说明。微软的隐私政策没有说明是否允许用户选择不存储或查看他们自己的录音。 (新闻资讯审校/金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