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比-布莱恩特早年的青涩影像中,有那么一张他身穿公牛23号球衣,戴着茶色的眼镜,嘴里叼着雪茄的超酷扮相。这是在模仿或者致敬谁,不言自明。
但这并不是像坊间传言的那样,是故意穿上公牛球衣“逼宫”湖人管理层,同意将他交易去芝加哥。事实上,这组已成经典的照片拍摄于2002年的总决赛期间,更确切说是湖人与篮网的第四场前后。那算是“OK组合”的蜜月期,也是整个NBA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有球队完成三连冠的伟业。
但今年的芝加哥全明星周末期间,在这座乔丹统治的城市,想必会有诸多致敬科比的环节,更会有无数场内场外的球迷,身着8号或24号的紫金战袍,在科比与之着千丝万缕联系,却从未真正成为主人的联合中心球馆里,崇敬而肃穆地最后一次假想起这段曾经那么近、却终于那么远的缘分。
科比身穿公牛23号球衣
是的,连迈克尔-乔丹也不禁为科比的离去而动容。当他本人仍将在未来几十年的人生中被尊为“活着的传奇”时,另一段属于洛杉矶的传奇却定格在了41岁的年纪。这两条故事线原本有机会在同一个城市中、同一份传统下融汇交织、一脉相承,但终于还是停留在了假设。
2004、2007年,科比曾两次无限接近于离开湖人、加盟公牛。如今在翻腾起这NBA史海的沉钩,也不得不庆幸正是这两次遗憾的“如果”,才成就了20年一人一城的紫金传奇。
2004之夏:两个“杰里”之间的切换
“我们都已经开始看房子、看学校了。”
2004年夏天,时任公牛队老板杰里-莱因斯多夫和总经理约翰-帕克森飞抵加州的纽波特海滩,而此行的目的再明确不过——在那里等着他俩的,是科比和他当时的经纪人罗伯-佩刘卡,如今湖人队的篮球运营副总裁。
当时科比想要挪挪地儿的想法已是公开的秘密。当年总决赛湖人“F4”惨败给活塞队之后,“OK组合”间本已严重的龃龉加上媒体的一通渲染,早已到了有你没我的境地。
那年夏天湖人的主题词围绕着3个人合同展开——科比、奥尼尔,当然还有“禅师”杰克逊。杰克逊是第一个确定与湖人分道扬镳的,而替代他的是汤姆贾诺维奇。至于曾经亲密的科比和奥尼尔,也陷入了一整个夏天的试探、游走、博弈,如今听来的一些玩笑话,似乎都是用玩笑的口吻说出的真心话。
2003年夏天湖人队在夏威夷集训,而奥尼尔碰上湖人老板杰里-巴斯时,还开玩笑地打趣着“快给我钱,快给我钱”。但他很快意识到老巴斯可能生气了——2004年总决赛失利后,全队聚餐时,老巴斯径直坐到了科比和瓦妮莎身边。“可他一句话都没对我说,”奥尼尔在与科比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说,“当时我就对自己说,我有麻烦了。”
科比在公牛球馆最后一次亮相
就在那时,科比已经与另一个“杰里”开始过从甚密了。对于已是自由身的科比,和在“后乔丹时代”亟需领袖的公牛队,想必谈判的核心问题并不是钱或任何物质上的待遇,而是科比是否愿意拾起所谓“乔丹的遗产”,去重新振兴芝加哥关于篮球的希望。
答案是肯定的。科比十分尊重莱因斯多夫,更尊重他与乔丹之间保持的良好关系。
“当时距离迈克尔离开已经足足6年了,”帕克森这样回忆起科比那年夏天的态度,“很多球星不愿意来,是因为不愿意背上那么沉重的负担。但科比却说,如果我们双方敲定,他很乐意接受这项挑战。这一切都与迈克尔有关,可科比说了很多、很多次。”
科比和公牛在2004年夏天的谈判是严肃、深入且富有成果的。在纽波特海滩的初次接洽后,科比和瓦妮莎还亲自飞赴芝加哥,那是为孩子和家人做一些实质性的准备。“我们飞去芝加哥,的确是去回访莱因斯多夫和帕克森的,”科比回忆道,“但我们也已经开始在那儿看房子、看学校了。”
当时科比和瓦妮莎的大女儿纳塔丽娜刚刚出生不久。从洛杉矶到芝加哥,非但意味着新合同和新的篮球生涯,也意味着文化和气候上的显著差别。就连那年夏天“盼着”科比走的奥尼尔,在日后聊起这些决定时,都忍不住反问一句:“你当时真打算离开阳光灿烂的洛杉矶,跑去冷得跟鬼一样的芝加哥啊?”
可就当科比以为所有决定可以轻松落定,正和瓦妮莎在意大利度假时,佩刘卡的一通电话打来,让许多人的命运都改变了:“沙克提出交易申请了。”当时科比的第一反应是,湖人不可能在一个夏天同时失去他和奥尼尔,谁走谁留,这天平瞬间倒向了一边。
那一头,奥尼尔和儿子沙里夫正在吃甜品时,正巧听到了时任湖人总经理米奇-库普切克开始聆听关于自己交易询价的消息。二话没说,他就跳上汽车直奔库总家里,可门口等着他的却是两个警察。
“你不能进来,沙克。”
公牛球馆悼念科比
2007之秋:科比的最后一次动摇
“公牛仍是我心愿单上的第一选择。”
在此后与奥尼尔的交谈中,科比还是很纳闷,库普切克怎么就预先部署了警力在自家周围。奥尼尔倒是很看得开:“他大概知道我会狠狠地掐他脖子吧,把他身体里的气都掐出来那种。”
当2004年夏天博弈的结果,已经不言自明。奥尼尔“东游”去了迈阿密,也为湖人换来了奥多姆、巴特勒、格兰特等看似不错的砝码——至少奥多姆的确成了湖人2009、2010年两冠中的关键角色。奥尼尔本人也与韦德在2006年如愿捧杯。两人离开了彼此,一共拿了3个总冠军。
2004年的那次分手,科比的心结的确是人们关于他“离开了沙克夺不了冠”的质疑。但至少在其后的3年中,科比单核带队时遭遇的低谷和险境,从一个侧面也证实那些他不愿直面的怀疑,其中也有合理的成分。这3年中他留下了81分之夜这样的经典名场面,但沮丧之情在2007年季后赛输给太阳,再度止步首轮后,积聚到了快要爆发的程度。
也正是那时,公牛这个鬼魅般的名字再次浮出了水面。这一回,不再像是3年前那样容易的一拍即合,而是需要反复斟酌交易的筹码。在这桩交易中,公牛队起初频繁被提及的3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卢尔-邓、本-华莱士和泰鲁斯-托马斯。
可事实上,这桩交易的关键因子邓一头雾水:“从来没人告诉我确切的详情啊。”
但科比知道,一清二楚。当时还是湖人队小股东,在交易中并无决定权的“魔术师”约翰逊,看着科比在场上时而六神无主的表现,也不禁公开喊话:“你要么就交易他,要么就公开表态要留下他。科比是需要这样的表态。你看看他(之前某场比赛)一气儿罚丢了9个球,心有杂念啊。”
在其后的岁月中,科比也毫不讳言,当时公牛的确仍是自己心愿单的第一选择,和3年前一样。
但比起3年前,湖人和公牛的管理层更明白且坚定了一件事:“要做成这桩交易,不是光光两支球队开心就可以的,科比也得高兴——这才是主要因素。”
事实上,当时也正是科比动用了自己合同中的交易否决权,让好几桩以邓为主要筹码的交易提案流产。此后调整的诸版本中又加入了本-戈登、乔金-诺阿等名字,但两队间的交易也从一鼓作气,到再而衰和三而竭,在科比湖人生涯的最后一次动摇中,切断了他和公牛的缘分。
当时科比数次否决交易提案的初衷,随着他的离去已成了一桩悬案,但似乎也不必对此怀有执念。就连当时的主要当事人邓,在被问及私底下是否认识科比,以及是否就此事电话或短信联系过科比时,答案也只有两个不愿多提的“Yes”。
小半年后,科比等来了保罗-加索尔;大半年后,湖人等来了德里克-罗斯。
科比新秀赛季大战公牛
未能如愿的双城记,却并不妨碍每座城市的铭记
从洛杉矶到芝加哥,两座风格迥异,但篮球底蕴同样深厚的城市,虽然没能同时贮藏科比作为球馆主人的记忆,却并不妨碍我们在“风城”芝加哥——这座科比曾错过,或者说曾错过科比的城市,抛开那些“如果”,而沉浸在纯粹而极致的怀念中。
除了洛杉矶之外的其余所有NBA城市,哪里的球迷没有梦想过拥有科比?可最终,他们都拥有了自己城市里科比般的英雄,不必整齐划一,却各具风格,才造就了如今NBA的多元生态。
或者说,科比所塑造并倡导的“曼巴精神”,早已被他身后的一辈甚至几辈球员效仿并发扬。如今他们如星星之火,遍布联盟,超越时代,传承理想。他们各自用自己独到的方式,致敬和缅怀着几周前故去的伟大灵魂,并不因城市间的隔阂而有所差别。
每年全明星周末,与东道主城市有关的经典诗歌、音乐都会被吟诵传唱,作为城市文化悠久历史的一部分。今年在芝加哥,似乎很适合重温卡尔-桑德堡那首粗狂、随性、毁誉参半的《芝加哥》:
“转过身,对那些嘲笑我的城市的人,
我回敬以嘲笑,我说:
来呀,给我看别的城市,也这样昂起头,
骄傲地歌唱,也这样活泼、粗犷、强壮、机灵。”
这像极了科比生前桀骜、坚韧、好胜形象的描摹。
套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本-琼森对于莎士比亚的评价,“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那么,科比的记忆不仅属于洛杉矶或芝加哥,而是每一座城市的传奇。
(撰文/Raying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