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报道,之前微软已经把许多的业务从沈向洋负责的“人工智能和研究集团”剥离出来,整合到了其他产品和服务中。这当中包括了语音助手Cortana以及“企业必应搜索”。
新闻资讯讯 11月13日,软件巨头微软传出重大人事变动消息,微软负责“人工智能和研究集团”的高管、在公司效力23年的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宣布离职,他表示自己将于2020年2月离开公司。据外媒分析报道称,在此之前沈向洋负责的业务逐步被剥离,转入了其他部门中,核心的必应搜索也出现了方向性的调整。
根据微软11月13日的一份内部公告,微软首席技术官凯文·斯科特将在现有职责之外承担沈向洋的工作职责。据悉,沈向洋在微软工作的最后一天是2020年2月1日,在此之后,他将继续担任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和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的顾问。
目前还不知道沈向洋下一步会做什么,但他似乎并不打算退出这个行业。
业务剥离
目前微软或者沈向洋并没有披露他离职的具体原因,但是据外媒报道,沈向洋负责的业务发生了太多的变动。
微软于2016年成立了“人工智能和研究集团”,集团共有5000多名员工,由沈向洋来统领。这个业务集团中囊括了时下一些时髦的最新技术,比如语音助手Cortana、必应搜索、以及听上去略微陌生的“环境计算和机器人”业务。
众所周知的是,语音助手市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谷歌助手和亚马逊Alexa占据了主导性优势,两家公司通过智能音箱扩大了语音助手的覆盖,并且正在和大量的第三方硬件和软件公司,把语音助手植入到他们的产品中。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在家中呼叫Alexa之外,也能够在开车途中、工作环境、消费环境中呼叫Alexa。
在谷歌助手和亚马逊Alexa成为主角的同时,微软Cortana和苹果公司Siri成为明显的落后者。
据报道,之前微软已经把许多的业务从沈向洋负责的“人工智能和研究集团”剥离出来,整合到了其他产品和服务中。这当中包括了语音助手Cortana以及“企业必应搜索”(现在更名为“基于必应的微软搜索”)。
根据微软方面的证实,2018年年底,Cortana业务从沈向洋负责的集团转移到了由执行副总裁拉杰什·贾领导的“体验与设备集团”。其他科技媒体也透露,未来Cortana将会更多和微软的Office产品整合。
当时面对媒体的求证,微软公司并未披露有多少员工转入到了新部门。
另外,“企业必应搜索”业务也转入了上述的“体验和设备集团”。
作为这次业务重组的一部分,“微软新闻”服务调整到了沈向洋负责的业务集团。
据悉,在Cortana业务调整过程中,该业务的直接负责人并未变化,一直都是公司副总裁哈维尔·萨特罗。
在过去的一次采访中,萨特罗谈到了Cortana业务面临的一些调整,他表示Cortana过去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语音助手服务,但是未来微软将把它作为其他许多产品的辅助功能,这也意味着Cortana将和微软的Office等核心产品更多合作。
微软合作伙伴集团的项目经理Jamil Valliani也表示,微软的想法是让Cortana更多渗透到用户的生活中,比如在家里、在公司或是在旅途中,微软要让Cortana帮助用户完成更多棘手的工作。
必应变化
沈向洋掌管的集团包括了必应网页搜索。多年前,微软前首席执行官鲍尔默通过和雅虎合作等方式,推广必应搜索,但是时至今日,必应的市场影响力仍然微弱。
在最近的一次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一位有科技背景的候选人在谈到市场竞争时表示,“今天没有人使用微软的必应搜索是有原因的”。
那么今天谁用必应呢?据微软称,必应占据了美国搜索引擎市场的25%。从全球来看,这个数字要小得多,据统计,必应占据了全球市场的3%,而谷歌的份额则是93%。
据外媒报道,面对搜索市场的弱势地位,微软公司正在对必应搜索进行重新定位,未来主要服务企业用户,作为企业内部信息和文档的搜索工具,并且和微软占据优势地位的企业软件和产品、服务进行整合。
微软援引麦肯锡的一份报告称,企业经理和其他白领专业人士每周有近20%的时间在“寻找内部信息或打探能够帮助完成特定任务的同事”。微软一位高管表示,微软的新搜索工具将会让办公室工作人员找回很多被信息搜索浪费掉的时间。
接手人的背景
上述接手沈向洋工作的斯科特,曾经担任社交网络公司LinkedIn负责基础设施的高级副总裁,随着微软收购LinkedIn而加盟了微软公司。
2017年,斯科特获得了一次晋升,被任命为微软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公司首席技术官。他直接向微软一把手纳德拉汇报工作,成为微软高级领导团队的一员。
斯科特旗下的“首席技术官办公室”主要负责三个重叠领域:使深度学习的研究成果走向应用,将混合现实(涉及到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和深度学习进行整合、以及全新的“数据价值”业务(指的是挖掘数据的商业潜力)。
这个办公室还负责帮助微软在新兴技术领域发现布局机会,其中包括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开放源码软件、数据安全和隐私以及区块链等。(新闻资讯审校/承曦)